國家級科研平臺

農業生物多樣性應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來源 : 發佈:2016-09-24 15:59 瀏覽次數:

0農業生物多樣性應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於2002年12月經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批准立項建設,2009年6月26日建成驗收。工程中心目前有博士後流動站1個,博士點5個,碩士點13個。工程中心實驗室面向國內外開放運行,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主任負責制,現有固定人員127人,其中教授55人,副教授38人,獲政府特殊津貼16人,博士學位人員占75%,45歲以下占80%,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973首席科學家2人,中華農業英才獎獲得者1人,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國家突出貢獻專家3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全國十大三農人物1人,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獲得者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1人,雲南省特聘教授2人,雲南省學科帶頭人6人,雲南省興滇人才獎獲得者2人,雲南教育功勛獎獲得者1人,獲國家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前3名,省部級一等獎前3名,二等獎前2名的固定人員21人。目前在讀博士、碩士研究生326人。

工程中心目前擁有13005萬元的固定資產。其中科研樓4幢29,740 m²,資源庫104m³,玻璃溫室1028m²,共計8274萬元,儀器設備1485台套,共計4319萬元。建立了包括遺傳多樣性研究,農作物多樣性營養、光熱利用研究,農業生物多樣性生理生化研究,農業生物多樣性應用技術信息網絡系統四個研究技術體系;其主要目標與任務是針對我國西南地區糧食安全的重大需求,研發農作物多樣性時空優化配置應用技術,提高耕地產出率,增加糧食產量。針對我國農業生物多樣性利用與保護、現代農業生態系統中病蟲害發生嚴重和農藥過量使用的難題,應用生物多樣性相剋相生的原理,研發利用作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的應用技術,為發展我國“綠色植保”提供技術支撐。闡明農業生物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基本規律,明確農業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的分子基礎及其相互關係,揭示農業生物多樣性利用和保護的內在聯繫,在解決農業生物多樣性應用技術中的重大科學問題的同時,建立品種優化搭配、優化群體種植模式的技術參數、技術標準和技術規程,促進我國高效生態農業的發展。

十二五期間共承擔國際合作、國家和省部級重大科技計劃287項,獲得成果30項,發表論文837篇,出版專著12部,獲准專利96項,構建生物多樣性應用的技術規範14項,建成了國家重點領域創新團隊,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及雲南省協同創新中心等重要平臺。探明瞭生物多樣性控制病害的“遺傳異質理論”、“病原菌稀釋和物理阻隔理論”及“生態系統綜合作用原理”,實現了作物病害生態控制的技術創新。粳稻品種多樣性優化種植技術推廣應用上億畝;玉米馬鈴薯多樣性優化種植控制病蟲害推廣應用4000餘萬畝;烤煙玉米(馬鈴薯)時空優化種植推廣應用200餘萬畝,增加糧食15億千克;蔗前玉米時空優化種植推廣應用200餘萬畝,增加糧食4億千克;葡萄產業提質增效關鍵技術推廣應用2萬餘畝;高原玉米種植資源多樣性利用實現不同海拔梯度育種,冬季玉米大面積制種,保證了種子的常年供應,在東南亞多國獲得玉米新品種審定10個。

2011年6月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志珍率領無黨派人士代表團專程考察了本中心的實驗室及作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技術成果示範現場,回良玉副總理在政協的考察報告中批示,要“高度重視該成果推廣應用”。斯裡蘭卡議長、越南副總理阮善仁、波蘭副總理安德烈•萊佩爾、老撾總理波松•布帕萬、東盟秘書長和東盟10國外長等外國政要到工程中心視察,影響不斷擴大。

農業生物多樣性應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